第二四四章太子也疯狂-《盛世大唐美名扬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“都说家丑不可外扬,今天朕和皇后也豁出去这张老脸不要了,让众位爱卿看看某些人的狼子野心。”
    林然,林厚,和长乐以及晋阳公主,当场都吓坏了。
    某非是雉奴出了什么丑事不成?
    这可如何是好啊。
    李二陛下看到四人极其震惊和略带愤怒的表情,知道他们肯定是误解了。
    开口说道。
    “不是雉奴和果果的问题,是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问题。
    林然和长乐四人终于长出一口气,心里的一块大石头,也平安落地了。
    “随朕过去看看吧,一切尽在百骑司的掌握之中。”
    “雉奴和果果都不会有问题的。”
    众人表情沉重的,跟着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,一起往晋王的行宫走去。
    “王妃娘娘,太子妃来看您来了。”
    门口的宫女看到太子妃赶来,急忙开口说道。
    果果闻言立即起身。
    “林林,阳阳记得要参见东宫娘娘。”
    果果开口叮嘱道。
    “嗯。”
    “母后,您就放心吧,林林和阳阳最有礼貌了。”
    两个小家伙,点头开口回应道。
    “果果参见皇嫂。”
    “儿臣,参见东宫娘娘。”
    两个小家伙恭敬的施礼说道。
    “真是两个可爱的王子啊,果果真是好福气啊。”
    太子妃看到两个乖巧的王子,心里越发的怒火沸腾。
    凭什么,好的东西都让你占了。
    如今还要来争夺未来本宫的皇后之位。
    这杯酒喝下去,一切都结束了。
    本宫以后在这太极宫之内,再无敌手。
    “多谢娘娘夸奖。”
    两个小家伙最喜欢被别人夸奖了,小孩子吗,天性使然,都喜欢听好听的。
    “果果,雉奴和太子真在东宫饮酒,本宫见果果一人寂寞,所以也过来陪果果小酌一杯。”
    “他们俩说话,姐姐是一句话也搭不上边。”
    “翠芳,将酒菜摆上,给王妃斟酒。”
    太子妃身后的宫女翠芳,闻言立即将酒菜摆好。
    “娘娘,果果真不善饮酒。”
    果果推辞道。
    “没事,雉奴可是说了,果果有一杯的酒量呢。”
    “姐姐也陪果果一起小酌一杯。”
    “给本宫倒上。”
    翠芳闻言,立即不动声色的转动了一下酒壶的壶盖。
    原来这是一个阴阳壶。
    可以将酒壶里的酒水,一分为二。
    给果果倒的那一杯酒,自然便是有毒的酒了。
    而经过酒壶上机关的转动。
    太子妃的酒便是真正的美酒佳酿了。
    “果果,自从果果回来以后,一直对母后照顾有加。”
    “若不是果果的悉心照顾,母后如今,恐怕···”
    “果果为此还痛失爱子,今日姐姐敬你一杯酒。”
    “来,果果姐姐敬你。”
    太子妃微笑着开口说道。
    果果闻听此言,不得不举起来酒杯。
    两只酒杯在半空中碰撞在一起。
    果果端起酒杯,就要一饮而尽。
    “果果,好兴致啊,今晚上还有闲情雅兴饮酒。”
    果果闻言立即放下酒杯站了起来。
    太子妃也急忙站了起来。
    “儿臣,参见父皇,参见母后。”
    太子妃和果果赶紧施礼参拜。
    “皇爷爷,皇爷爷···父王去东宫饮酒去了。”
    “是东宫娘娘来陪母后饮酒的,不是母后要饮酒的。”
    两个小家伙赶紧为母后洗白身份。
    “皇爷爷自然知道,不是你母后要饮酒的。”
    李二陛下看着两个小可爱,也是心里非常开心。
    可是如果不是自己,安排百骑司的盯住东宫。
    这两个小家伙,恐怕今晚上就要与自己的母后永别了。
    人间惨剧啊。
    李二陛下拿起酒壶端详一番。
    果然是暗藏玄机。
    滔天的怒火在心底涌起。
    “将果果那杯酒赐予太子妃。”
    “父皇,父皇···儿臣知道错了···”
    太子妃瞬间明白事情败露了。
    立即跪倒在地,苦苦哀求起来。
    太子东宫里,内侍急匆匆的赶来。
    “太子殿下,陛下传唤晋王殿下立即进谏。”
    太子李承乾闻言,也不能再挽留雉奴了。
    算算时间,太子妃的事情,肯定已经完成了。
    于是待雉奴离开以后,他便开始了激动而紧张的等待之中。
    “晋王殿下,陛下让您会自己的行宫。”
    走出东宫以后,内侍开口说出了实话。
    雉奴不敢耽搁,立即快步往自己的行宫走去。
    莫非是果果身体有出了什么事情不成,都说果果不善饮酒了。
    肯定是皇嫂让她饮酒过量了。
    雉奴赶到行宫一看,门口都是朝中重臣,而且姐夫和妹夫,连同皇姐和皇妹都站在宫门口。
    众人脸上更是一片悲愤之色。
    雉奴慌了,彻底慌了。
    “果果···果果···”
    一种极其不详的念头在雉奴心头浮现。
    他疯了一般往行宫跑去,被林然一把给拉了回来。
    “姐夫,果果她···”
    雉奴伤心的开口说道。
    “果果没事,是有人要害果果,不过好在被陛下及时发现了。”
    “莫非是皇嫂?”
    雉奴的眼睛睁的大大的,一脸不可思议的模样。
    看到姐夫点点头。
    雉奴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。
    “她们为何要害果果?为何?”
    林然摇摇头。
    “这就要问她们自己了。”
    “姐夫也不得而知。”
    雉奴的行宫里,果果见太子妃不停的为父皇和母后磕头。
    而且口中大呼自己错了。
    便知道这酒中肯定是有问题的。
    她怎么也想不到,自己如此对待她们,为何别人还要加害与她。
    看到眼前的两个儿子,果果心如刀割啊。
    幸好父皇及时赶到。
    若是自己这一杯酒下肚,两个孩子岂不是永远没有了母亲。
    他们的一生,都将失去一片阳光般的色彩。
    “母后,母后。看在儿臣服侍您多年的份上,让父皇饶过儿臣过。”
    太子妃见父皇阴沉着脸,一言不发。
    于是转而向母后求情。
    长孙皇后闻言笑了,很是苦涩的笑了。
    “母后怎么不记得,太子妃曾经服侍过母后呢!”
    长孙皇后的一句话,瞬间让太子妃跌坐在地。
    是啊!
    这么多年,自己还真没有服侍过母后。
    就连她病情最严重的时候。
    自己也只不过是例行公事一般的,每日去看上一眼而已。
    就是看上一眼而已。
    连第二眼都不想看。
    因为她早一日离去,自己就有机会早一日成为后宫之主。
    只要她死了,父皇肯定伤心难过,也就无心理会朝政。
    太子也就可以顺利成章的继任大统。
    “将果果的酒杯拿来,赐予太子妃,你们没听到吗?”
    李二陛下浑身颤抖着开口说道。
    两位内侍见陛下心意已决,立即端起来酒杯。
    “果果带两个王子去寝宫去。”
    李二陛下对着果果开口说道。
    果果闻言点点头,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。
    她知道父皇不想让孩子看到不好的一幕。
    既然别人都想要自己的性命了,自己还没有善良到,为要取自己性命的人求情的地步!
    “父皇,母后。儿臣知错了,饶过儿臣这次吧···”
    太子妃磕头如捣蒜。
    祈求能磕出一条活路。
    李二陛下目露寒光。
    “这次饶过你,下次岂不是等着你们将朕和皇后,毒死···”
    “给她喝下去。”
    两位内侍将太子妃的嘴巴掰开。
    原本她给果果倒的酒,终究还是进了她的口中。
    太子李承乾,在东宫之内,一边是独自饮酒,一边是焦急等待。
    算算时间应该也到了时辰了啊,为何太子妃还不回来。
    心情烦躁的他,开始越来越坐立不安起来。
    莫非此事败露不成?
    没道理啊。
    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情,怎么可能会败露呢。
    于是,他开始派人去晋王宫打探消息。
    结果去一个回不来一个,去两个回不来一双。
    就在他坐立不安,心神不定的时候。
    听到了外面的脚步声。
    “爱妃,怎么回来的如此之慢,本宫不是让你快点回来吗?”
    李承乾话音落地。
    面前便飞进来一具尸体。
    正是太子妃本人的。
    瞬间李承乾后背发凉,浑身汗毛都站了起来。
    “畜生,你干的好事···”
    李二陛下一脚就对着太子踢了过去。
    “父皇,太子妃她怎么了?”
    正所谓,人生如戏,全靠演技。
    李承乾关键时刻,还是灵机一动。
    地上的太子妃看来是没有活路了。
    反正如今死无对证。
    自己咬死什么都不知道,父皇也拿自己没有一点办法。
    “她怎么了,朕,让她喝下了这位恶毒女子送给晋王妃的毒酒。”
    “太子觉得她会怎么样?”
    看着跪倒在地的太子,李二陛下看口询问道。
    “父皇,母后。这女人竟敢给晋王妃送去毒酒,当真是该死。”
    “都怪儿臣疏忽了,儿臣今日宴请雉奴,不曾想这女子要去陪陪晋王妃,儿臣不疑有他,所以便答应了下来。”
    “父皇,母后。没想到这是个蛇蝎心肠的歹毒女子,幸亏被父皇识破啊,若是被她得逞,我们该如何面对林府一家啊。”
    太子李承乾,哭的是天昏地暗,日月无光。满鼻子满眼睛的都是眼泪。
    如今死无对证,自己无论无何也得把这罪名洗脱开来。
    否则东宫不保不说,就连性命也是堪忧的。
    李二陛下气得浑身瑟瑟发抖啊。
    长孙皇后也是泪目连连。
    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。
    门外众位大臣,也是纷纷摇头叹息。
    他们如今也不知道这是太子指使的。
    后悔当初为太子殿下,选错了太子妃啊。
    “母后,母后···”
    两个小家伙听到动静跑了过来,扑倒在太子妃身上就是一阵痛哭。
    “父王,母后她怎么了?父王,母后她怎么不理儿臣了?”
    一双儿女满眼都是伤心的眼泪。
    此情此景,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都心软了下来。
    两个小家伙见父王不说话,便跪在了李二的面前。
    “皇爷爷,皇爷爷。快让太医救救母后吧······”
    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的眼睛都红了起来。
    如今皇孙已经没有了母后,若是再没有了父王,这一生都会生活在阴暗之中。
    对孩子来说,实在是太残忍了。
    “孩子,你们母后做了不该不做的事情,等你们长大以后就明白了。”
    “传朕旨意,太子管束太子妃不严,差点酿成大错。”
    “即日起,禁足半年,以观后效,半年之内,不得离开东宫半步。”
    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,转身离开了东宫。
    身后的一干重臣也尾随而去。
    “众位爱卿,随朕去御书房吧。”
    “长乐和兕子,随你们母后去立政殿去。”
    十几位重臣,随李二陛下来到了御书房里。
    “今日在座的都是朕的肱骨之臣,朕也坦言告知。”
    “今晚此事,尽皆是太子主使的。”
    “承乾已经没有再做太子的资格了,朕很是伤心啊。”
    李二陛下的话,让一干人等,全部面色大变。
    就连林然也是面色铁青。
    他也以为此事和承乾并无干系。
    没想到竟然是承乾一手主使的。
    那问题就严重了,性质也完全变了样。
    这次敢对果果下手,下次就敢对雉奴,甚至是他们的孩子下手。
    没想到自己苦心教导这么多年,竟然还是没有改变他那颗非常容易变幻的心。
    历史上如今的他,早就和这个世界说再见了。
    那是因为谋反。
    即便是如此,李二陛下也没有处死他。
    不过被流落后的他,也算是吃尽了苦头,尝尽了冷暖。
    最终抑郁而终。
    “臣,恳请陛下,立即另立太子,以固国本。”
    “另立太子,以固国本。”
    随着御史大夫魏奕的启奏。
    众人纷纷附和道。
    既然太子如此失德,实在是没有资格再作为一国之储君了。
    就连长孙无忌也是徒叹奈何啊。
    太子啊太子,好好的一手牌,被你打的稀巴烂。
    真的是自掘坟墓啊。
    “传朕旨意,苏氏一族,全部关入天牢,等候处置。”
    李二陛下开口说道。
    “陛下,不可如此。”
    众人谁也没有想到是,林然竟然在这个时候,阻止了李二陛下的旨意。
    按道理他应该全力支持的才对啊。
    太子妃可是要害死他的亲妹妹的。
    此仇简直是不共戴天。
    六年前,果果因为在北大陆遇袭。
    他可以冲天一怒立誓言。
    不割下仇敌首级,绝不回还。
    这一走就是五年多,只是为了给果果和雉奴报仇雪恨。
    一位如此疼爱自己妹妹的大哥,在自己妹妹再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时候。
    竟然按下了暂停键,实在是让人费解。
    于是所有人的眼光,都转向了如今的天下王,看看他如何解释此事。
    “陛下,一人有罪一人当。”
    “苏氏之罪,罪已当死。如今既然已经伏法,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吧。”
    “秘密告诉苏家,苏氏的死因,他们会感恩陛下的不杀之恩的。”
    “至于苏氏密谋毒害果果一事,除了在座的,就不要再散播开来了。”
    “若是天下百姓皆知,影响的是皇家的颜面。”
    “损害的是陛下的威仪。”
    “实在是得不偿失啊。”
    林然的话,让众人都不约而同的点点头。
    天下王的身影,在他们眼中又无比高大了起来。
    话虽如此,可是他的胸襟是多么的广阔啊。
    苏氏一家都要对他感恩戴德啊。
    不然绝对是灭族的罪过。
    李二陛下闻言,也是思索良久。
    最终点头答应了下来。
    “好,朕就依你所言,放过苏氏一族。”
    听了李二陛下的话,林然长出一口气。
    若是因为一人,而让满城都是血腥。
    那真的是太残忍了。
    虽然自己做过比这更加残忍的事情,可是面对的是真正的仇敌。
    若是果果真的有什么意外,林然不介意让无数人为其陪葬。
    如今既然好端端的,得饶人处且饶人吧。
    “关于太子的人选,就在青雀和雉奴之间选出来一个吧。”
    “青雀聪慧好学,雉奴敦厚仁爱。都是朕的好皇子,而且在南大陆和北大陆期间,二人皆表现的非常优秀。”
    “众位皆是朕的肱骨之臣,尽管直言进谏。”
    李二陛下直接将另立太子的事情,摆在了台面上。
    而且直接把汉王李恪排除在外。
    嫡庶之分明,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。
    “陛下,臣以为若是按照长幼顺序的话,当立开国王。”
    “若是以军功论处的话,当立晋王殿下。”
    长孙无忌作为亲舅舅第一个站了出来。
    手心手背都是肉,横竖都是自己的亲外甥。
    不过他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。
    若论起来聪慧好学,青雀那是杠杠滴,在他还是学生的时候。
    就开始每日为显德殿的百官们,拓印朝堂上议事的内容了。
    而且跟随驸马,参与了多项神奇物件的研发和创作。
    就连如今大唐满地跑的带车轮的马车,绝大多数车轮,都是他从南大陆制作好后,让宝船运送来的。
    而且就连大唐的秘密部队,也就是飞行小组的飞行器,也是他参与设计的。
    前不久更是在显德殿,破解了三道被百官们视为无解的难题。
    聪慧程度在整个大唐,都是出类拔萃的存在。
    雉奴的军功也是非常之显赫啊。
    众所周知,就连北大陆都是雉奴亲自带兵攻打下来的。
    虽然这一切都是林然一手编制的美好神话。
    可是,却被所有人信以为真。
    李二陛下才会在雉奴的军功之下,开心的将北大陆封给了雉奴。
    而且雉奴还率领官兵,两次抗击敌军来犯。
    每次都身先士卒,与将士们并肩作战。
    尤其是第一次狙击敌军,五千将士战死两千。
    雉奴和果果在将士们的墓碑前,跪倒叩拜的事情,经过青雀的信件传递到显德殿。
    整个显德殿的文武百官们,当场都憾然泪下啊。
    雉奴仁爱之名也由此深入人心。
    长孙无忌的话,让众人都点头表示赞许。
    没人会在这个时候,推选青雀和雉奴之中的一个出来。
    林然更是不会在这个时候,说任何话。
    因为他的一言一行,都可能会在日后,落人口舌。
    二选一,看似一道最简单的选择题。
    可是,也是最复杂的选择题。
    李二陛下也为难啊,非常为难。
    “青雀,雉奴···”
    “雉奴,青雀···”
    李二陛下在御书房里是来回踱步。
    晃的一干人等是头晕眼花。
    “朕问你们,两位王妃谁更适合母仪天下,做东宫之主。”
    李二陛下灵机一动,开口询问道。
    “自然是晋王妃,更加适合一些。”
    众人不假思索的,几乎同时脱口而出。
    李二陛下闻言笑了起来,非常开心的笑了起来。
    “传开国王来御书房见朕。”
    内侍总管不敢怠慢,立即转身出去了。
    众人疑惑不解啊,难道是陛下这么快就做决定了。
    要立开国王为太子。
    可是,明明刚刚他们回答的是,晋王妃更适合做皇后啊。
    “儿臣参见父皇。”
    青雀也已经得知了,太子妃欲要谋害晋王妃不成,被父皇赐酒的事情。
    虽然青雀心里替皇兄心疼了一把,可是那个女人也实在是该死,竟然敢谋害果果。
    果果是谁?
    那是老师最疼爱的妹妹。
    若是真让她得逞,青雀也绝对不会放过她。
    “青雀,太子行为放荡,对太子妃管束不严,已经没有资格再做太子了。”
    “父皇准备另立青雀为太子,不知青雀意下如何?”
    青雀闻言,当场就吓坏了。
    御书房里也是一片寂静。
    十几位重臣面面相觑,不知道陛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。
    只有林然微笑着注视着李泰。
    他知道这家小子绝对不会答应的。
    而且李二陛下也应该是知道的。
    不然不会把青雀叫到御书房,当着十几位重臣,当面询问与他。
    “父皇,万万不可啊。”
    “青雀难堪大任,做一位王爷就已经是身心俱惫了,哪里还能管理一个偌大的国家。”
    “父皇,您就放过儿臣吧。”
    “青雀决意跟随老师,去设计院努力创新,与老师一起攻克难题。”
    “只盼望早一日制作出来,能让父皇和母后日行千里的代步工具。”
    “如此,父皇和母后,就可以很快将整个大唐的领土游览一圈了。”
    李泰诚惶诚恐的开口回答道。
    他可真不想做太子啊。
    如今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,才知道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。
    “哈哈,哈哈···”
    李二陛下闻言,放声大笑起来。
    他用手亲切的拍了下青雀的肩膀。
    “青雀,你不后悔?”
    “以后也不后悔今天的选择?”
    李二陛下郑重的开口询问道。
    “父皇,青雀志不在此,自然不会后悔。”
    “儿臣倒是觉得雉奴更加适合,而且果果是如此端庄贤惠,也是堪比母后的后宫之主人选。”
    “若是雉奴以后继承父皇大统,我们李家的天下可以无忧亦。”
    李泰一脸郑重的开口回答道。
    “好。”
    “青雀能这么想,父皇也就放心了。”
    “安心的准备去设计院吧,父皇也不会亏待青雀的。”
    “今日之事,不可对任何人提起,毕竟现在父皇还没有宣布废太子的事情。”
    “儿臣,知道了。父皇,儿臣告退。”
    李泰恭敬的施礼告退而去。
    “既然青雀无意太子之位,朕也不能勉强。”
    “那毫无疑问,就是雉奴另立太子了。”
    “可是,承乾的去向,众位爱卿给朕拿一个主意。”
    “除了长安城和周边之外,各地皆可。长安城是不能再让他留在这里了,以免再生祸端。”
    李二陛下注视十几位重臣,开口说道。
    群臣沉默片刻后,便开始各抒己见。
    有人提议去西域,也有人提议去岭南。
    有人提议去高句丽,更有人建议去土谷浑,甚至还有提议去土番的……
    确实是一个比一个距离长安城远。
    “天下王以为如何?”
    李二陛下注视着林然,开口询问道。
    第(3/3)页